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激发教师创新潜能,4月21日,我校举办第五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参赛教师(团队)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艺术,展现出对教学事业的热爱与精益求精的精神,充分诠释了新时代高校教师的风采。
设计学院陈宝亮团队对“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进行了设计创新。团队通过深度调研学情,发现人机设计系统思维难建立、人机知识实践运用难落地、设计课题热情难激发的问题普遍存在。他们重构生理人机、心理人机、环境人机等四模块、两重点的教学内容,设计组合式分阶专题,建立人机分析案例库、互动游戏库,并适当引入运动生物力学、认知心理学的动态前沿,打开了学生的前端视野,实现了设计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协同培养。
先进制造工程学院余畅舟团队围绕如何加强电能变换电路间内在联系并具象化工作原理、如何建立电路与工程实物间精准映射关系并灵活应用、如何引入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工程问题并引导深入思考,以重塑知识脉络并融合动态视效与思政,融合线上资源、AI助教与前沿实验平台,工程问题驱动、实践闭环启发式教学新范式为抓手,实现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创新。
“望远镜口径为什么越做越大?为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先进制造工程学院刘慧团队以科技进展和实际生活案例驱动,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构建“两个驱动”进阶式教学内容,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教师们将理论和实践、数字化与智能化、德育与智育、教学与学科竞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物理实践探究及物理知识应用能力,并采用“五维评价”方法,激发持续与深度学习的动力,有效解决了“大学物理”教学“痛点”。
在讲到赫赫有名的荷马史诗时,“中国古代有没有汉语史诗”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殷明明团队在讲授“外国文学”时,紧扣课程定位、作用、导向等关键问题,注意价值导向,突出比较文学教学的中国立场,进一步明确课程意义,重构课程目标和结构,开展批判性阅读。同时通过戏曲实践融入课堂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文学感受力。
评审专家对参赛教师们在教学内容重构、技术融合应用、学生参与度提升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就教学目标的精准性、创新措施的适用性、创新成果的可持续性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助力参赛教师们再上新台阶。学校将继续秉持“以赛赋能 以赛促教”的理念,深入推进教师课堂教学创新改革与实践,全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来源:党委宣传部 教务处 编辑:解雅婕 章蕾 预审:项响琴 审核:贾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