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硕士研究生蒋晨熙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5-13浏览次数:10

近日,我校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2022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蒋晨熙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Small Methods》(IF=10.7,中科院二区)发表了题为“Synergistical Engineering of Vacancy and Doping Enables High-Rate and Ultrastable Na4Fe2Mn(PO4)2P2O7 Cathode for Sodium Ion Batteries”的研究论文。我校高级实验师卫新来、湖南大学教授丁元力为通讯作者,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为第一完成单位。



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具有储量丰富、成本低等优点,在低速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在各种已报道的SIBs正极材料中,铁锰基聚阴离子化合物Na4Fe2Mn(PO4)2P2O7 (NFMPP)由于其理论容量高、工作电压高、充放电过程体积变化小,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含Mn电极的Jahn-Teller畸变,通常导致材料结构劣化、Na+扩散效率低。

为此,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在NFMPP的TM位构建空位和高氧化态掺杂剂的协同工程策略,并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表征揭示了TM位空位和Nb5+掺杂剂在调节NFMPP正极的电子结构、离子传输、结构稳定性和钠储存性能中的作用。天然空位和Nb5+杂原子在Mn位点的共掺入不仅可以促进Na+扩散动力学和提供灵活的环境,而且还可以确保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以耐受重复的Na+提取/插入反应。这项研究为设计具有强的离子扩散动力学和结构稳定性的含锰聚阴离子材料提供了可行和有效的策略。

来源: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 编辑:卫新来 预审:李秀娟 审核:贾峰


X